[超仿棉]真的能替代棉花吗?
发布日期:2022-03-29 11:15浏览次数:
我国纤维消耗量是4000多万吨,其中棉花等天然纤维约占30%,涤纶等化学纤维占70%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人均纤维消耗量肯定要增加。但棉花产量不可能无限制扩大。
《纺织工业“十二五”规划》和《建设纺织强国纲要(2010—2020)》中提出要发展新型纺织材料,特别将超仿真技术以及差别化、功能化纤维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,到2020年超仿真纤维达到20%,差别化率达到75%。
被称为我国纺织工业有史以来第一大项目的“超仿棉项目”,自2011年1月立项以来,共有25家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参与,涉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、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和化工、聚合、纺丝、织造、印染、服装等产业链上的企业。
经过三年的攻关,该项目攻克了超仿棉PET聚酯分子结构设计、高比例改性组分的精确添加与高效分散、大容量连续聚合和稳定纺丝、单体与副产物回收回用等技术难题,开发出了三种超仿棉聚酯PET纤维产业化技术:
分别是易染色纤维、亲水细旦纤维和高亲水聚酯连续聚合纺丝产业化技术。
通过独特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创新的聚合技术,直接改变了聚酯PET纤维的分子结构,从本质上赋予了纤维及其面料突出的仿棉特性。
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技术有本质区别,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,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,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。
而超仿棉是要经过技术工艺处理,使纤维本质的性能发生改变,既要克服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,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,通过攻关实现系统性仿真技术的突破。
超仿棉的主体是聚酯,聚酯含量大于85%,是功能化的涤纶纤维。更形象地说,超仿棉产品看起来、摸起来像棉、穿起来像棉,用起来比棉方便,有仿棉似棉、仿棉胜棉的优良特性,是聚合改性纺丝、纺纱、织造、染整多项技术的相互融合、整合发挥的产物。
与全棉相比,超仿棉产品外观上仿棉,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。性能上仿棉,改善纤维可染性和吸湿排湿性,并从外观和手感上接近棉织物。功能上仿棉,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,而且在吸水透气、抗静电性、热稳定性等方面超越棉织物。
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40S、50S超仿棉产品是新一代聚酯纤维的改性效果,主要体现在织物制品上,兼具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,改进各自缺点,既有棉花吸湿亲肤、柔软等性能,又具备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、耐热性和色牢度。
超仿棉产品还可根据使用要求,增加吸湿速干、抗菌、抗紫外线或阻燃等功能。
当面料拥有吸湿速干、抗菌、阻燃等特殊性能之后,就变成了吸湿速干的运动服、抗菌内衣、消防员的防护服等等各种功能性服装。